当前位置:速扒入 > 生活 > 正文内容

请还中小学校一片宁静的教育天空

速扒入2022年09月18日生活776

近些年来,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以来,打着各种旗号,利用各种幌子,借助各种名义向中小学摊派任务,或者通过中小学完成任务的现象此起彼伏,愈演愈烈。有人戏称,现在的中小学只有殡仪馆不会安排任务,其他的都可以下达安排。这一乱象严重增加了中小学校和教师的负担,干扰了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,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。

众所周知,中小学承载着赓续未来,育人育才,昌盛国家,兴旺民族的重要使命,中小学校园必须是一个清静幽雅,相对独立,不应该受到来自外界过多干扰的地方,中小学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才,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,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,更必须拥有一张宁静的讲桌,能够让他们躬耕讲台,守护课堂,潜心教书,安心育人。

然而,不少部门给中小学校强行摊派的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务。譬如庆典演出、招商拆迁、站街值守、巡塘守堰、APP下载,还有“涨粉”“推销”等活动和工作,给中小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巨大的负担。有些任务,占据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相当大的精力,让不少中小学教师不胜其烦,不堪其苦,疲于应对,怨声载道。


我接触了一些刚刚入职的年轻老师,他们说,原以为校园清清静静的,老师就是安安心心教书育人的,走进校园之后他们才发现,校园如此不纯粹,教书育人似乎成了副业,成天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琐碎事情才是主业。他们每天把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做完了之后,已是精疲力尽,反倒发现自己投入到教学的精力没有了,时间也所剩无几了。

如果让中小学校成天被各种摊派所折腾,如果让中小学校园失去应有的庄重和宁静,如果让老师的体力和精力,时间和光阴全部都挥洒在了那些跟教学无关的事情上,试问,孩子们的学习该谁来操心呢?孩子们的未来该谁来负责呢?教书育人的使命该谁来完成呢?国家民族今后的命运该谁来掌握呢?

对中小学减负,还中小学校园明朗清爽的天空,从上到下,三令五申,为什么中小学被“摊派”与教学无关任务现象还是屡禁不止、有令不行,甚至还越来越严重呢?

我以为,其中一个原因是,一些部门认为中小学人员多,队伍大,力量强,通过学校去落实一件事情,不但费时少,速度快,而且效果好,效率高,容易出政绩。他们觉得即使有些很难解决的问题,一些难以推动的工作,按照常规方法,有可能完成难度大,见效慢,而一旦摊派给学校,以行政手段施压,与目标考核挂钩,学校无可奈何,然后按照“校长—班主任(教师)—学生(家长)”的程序,层层布置,逐级推进,哪个学生不敢听老师的话?又有多少家长敢难为情老师?于是能够立竿见影,速战速决,不费吹灰之力,收到事半功倍之效。于是就有了给中小学校摊派各种额外任务的“前仆后继”,趋之若鹜。


当然最根本的原因,一方面还是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作风在作祟。一些部门高高在上,衙门作风盛行,指导工作完全靠开会发文,推动工作主要靠看资料,听汇报,检查督导,考核评比,完成工作则只图“省事”,打“简算盘子”,不顾实际情况,不分青红皂白,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,平均摊派任务,一“摊“了事,一“派”万事大吉。

至于对中小学校和教师,压根儿就没有站高望远,考虑其特殊性,尊重其独特性。甚至有的还可能把中小学校作为在自己地盘上游戏权力的一枚棋子,把对中小学教师随意差遣,任意摆布,玩于股掌之间,作为抖威风,显示权力,刷存在感的一种德行。

另一方面还是缺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。当下,一些形式主义向学校不断转移,不少行政任务向校园转嫁,相关的商业利益变相入侵校园,给中小学和教师所带来的沉重负担,给教育所造成的诸多乱象,说到底,还是一些部门对教育的重要性、特殊性缺乏深刻认识,对学校,对老师,甚至对孩子,缺乏最基本的情感,最起码的尊重,最应该有的敬畏之心。

他们对教育是说起来重要,忙起来次要,关键时候就不要,向教育伸手,向中小学胡乱摊派,向中小学教师随便“派活”,一切便尽在不言中,也更在他们的常理之中。

要全面落实好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《关于禁止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“涨粉”“评比”“推销”等指令性任务的通知》,我以为应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。

首先,应坚持分类治理,精准督导。“治标”之策,是对照检查,突出重点,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,严格控制涉及学校的检查评估考核项目,严格实行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制,严厉禁止向学校摊派各种“涨粉”“评比”“推销”等指令性任务;“治本”之策,就是齐抓共管,抓好社会治理,提高执政水平,实实在在形成为中小学校和教师松绑减负合力。对于执行不力、落实不到位的要一查到底,严肃问责。


其次,全社会大兴务实之风,从根本上铲除繁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土壤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两大毒瘤,对社会危害很大。如果任其泛滥,由社会向教育扩散,向学校侵蚀,那破坏力更大。

因为教育是人的事业,是关乎人的发展,是通过潜移默化,启迪思维,洗礼灵魂,教化人,成就人。学校是培养人、塑造人的场所,也是孩子们梦想放飞,人生启航的地方。教育的独特性,学校的持殊性,就决定了教育与学校的纯洁,不容任何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所玷污。孩子们成长的不可逆性,以及孩子对于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希望,需要还校园以应有的宁静,需要给老师以应有的尊严与体面,让老师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,投入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中。

陶行知先生的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,更不接纳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在校园里的横冲直撞,因为这关系到我们能否做出“真”教育,办出“真”学校,培养出为时代之所需的“真”人。

再次,应大力营造和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。教育承担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,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崇高使命,教师是承担面向未来与肩负崇高使命的重要角色。

在每个人的一生中,没有谁的成长不受益于教育,没有谁一路走来能够离得开学校,没有谁敢说自己的生命中没受到过一个老师的教诲。可以说,我们的成长,就是靠教育,靠学校,靠一位又一位老师的教育接力,把我们摆渡到那个人生高地。


“国之兴,必贵师而重傅。”“敬教劝学,建国之大本;兴贤育才,为政之先务。”中国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,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。

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尊师重教的程度如何,既反映着一个地方和部门的执政意识和能力,又体现着一个地方和部门对教育与学校,教师与孩子的态度与情感;既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,又推动着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。

尊师重教,不是说在嘴上,挂在墙上,写在文件上,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。作为各个地方和部门尊师重教,除了对教育高看一眼,厚爱三分,把教育当成一项惠及千万民生的良心工程外,最大的行动就是理解教育的重要地位,支持学校办学的主体性,尊重教师工作的独特性,给教育以应有的关爱,给学校以应有的空间,给教师以应有的时间,应有的呵护,应有的善待。

我有一个最现实的想法,就是我们或许受限于诸多条件,一时半载还做不到真正的尊师重教,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对教育、对学校、对老师不打扰、不添乱、不折腾,尽量减少额外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摊派任务,给教育一方宁静的土壤,给学校一片宁静的天空,给老师一块宁静的讲台,给孩子们一张宁静的课桌,让教育回到应有的路上,让学校回到应有的方向上,让教师回到应有的本职工作上。

只有切实减轻中小学校和教师负担,持续营造宽松和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,并把这种执政行为,逐渐转化为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社会共同努力时,尊师重教的思想观念,才会真正地入口、入眼、入脑、入心。

当然,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,对于来自外界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摊派与负担,不能来者不拒,照单全收,应该善于甑别,敢于拒绝,有勇气说“不”,体现出一种应有的责任与担当,一种必须的正气与底气!

什么时候中小学校的一片教育天空宁静了,教育的美好与幸福,就为时不远了!

来源丨汤勇晓语

版权说明丨速扒入尊重原创,版权为原作者所有,若侵权,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。


相关文章

滴滴司机QQ群:你侮辱受害者的样子,真令人恶心!

01女孩遇害新闻爆出没多久,就有了一个关于“武汉滴滴群”的新闻爆出来!看了简直让人汗毛直立。群里发的,都是遇害女孩子没有打码的照片,各种不堪入目的话,还有猥琐的表情:“20岁懂太多了,穿的可以看出来!?”“美人痣……”这个群里光鲜靓丽的滴滴司机们,在网络里竟然毫无怜悯地侮辱,那个刚被同行杀死的女孩。对于这样极度丑陋的言...

人渣总会钻空子

商业伦理 只要是在职场上真正工作过的人,都应该明白“性”的力量。 性,特别能带来流量,带来钱,撬动市场。这在各行各业都有效。因为性就是生物最基础的本能。 所以全世界的网站里,色情网站流量庞大,没什么技术含量,但钱来得快。直播里,色情消费最来钱。文艺作品里,露肉也会当成卖点。 要脸的企业,要脸的职业人,会压抑自己...

通勤,杀死爱情

通勤,是从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交通行为,它连接着每个上班人的生活与工作。城市变大了,交通便利了,当居住成本的空间差异越拉越大,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地点也就越离越远,也就是说,人们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在拉长。早晚道路拥堵,候车时间漫长,公交里摩肩接踵,到家已该入睡……通勤问题正在挤压人们的生活时间,撕裂人们的社会关系,也影响着人...

大学生为什么容易被骗进传销队伍?

贵州大一女生孔某误入传销组织后失联,现已被江西警方解救;西北民族大学大二女生国庆出去玩,随后失联;云南师范大学一女生出门见朋友,随后失联。此前5名大学生江西失联误入传销被解救。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大学生被骗进传销组织?(中国青年报) 提起传销,人人都深恶痛绝,更让人不解的是,近年来破获的许多传销案件中,大学生竟然成为了主...

成年人的崩溃,都是静悄悄

成年人的崩溃,都是静悄悄

有人说,成年人的崩溃,都是静悄悄的。 “看起来很正常,会说笑、会打闹、会社交,实际上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。他们不能歇斯底里地哭泣,也不能旁若无人地叫喊。毕竟,明天还要上班,还要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。” 这就是真实的世界,残酷无情,但也有感动和希望。 今天,我们选择了6位成年人的“崩溃瞬间”,分享给你。他们都是我...

人到中年,我才读懂了司马迁

死亡是一种解脱,而活着才是一种勇气。 1 第一次听到太史公司马迁这个名字时,还在初中。 历史老师说:“他承受腐刑加身,却铸就第一史书,让人可叹可敬。” 我却暗自摇头,七尺男儿宁死不屈,怎能受此大辱。 那个时候年少轻狂,心中的英雄都是热血的,或如李广,不愿受辱,引刀自刭;或如金庸古龙笔下的豪杰,一言不合,拔刀相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