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速扒入 > 生活 > 正文内容

北京青年:我活的很好,请别再“杀死”我

速扒入2018年09月14日生活1034

上周,一篇名为《通勤,正在“杀死”1000万北京青年》的文章,再次刷屏朋友圈,轻松斩落100000+。

如果自媒体圈搞上一个“大IP”评选,“北京”这个词一定当仁不让勇拔头筹。从《北京,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》,到“被房价毁掉的北京青年”、“被房租压垮的北漂青年”,再到如今被通勤“杀死”的北京青年,这些搭载着“北京”大IP的文章,均在极短时间遍传网络,引发社会关注。

既然是“大IP”,自然大家都愿意来蹭一蹭热度沾一沾光。各家自媒体卯足了劲儿,时刻盯紧北京的每一个角落,隔三差五就要找一个点出来写一写。“假装”“杀死”“毁掉”……一个个吸引眼球的热门词汇,占据着热搜榜单,贩卖着生存焦虑,供养着自媒体的营生。

年轻人生活在北京,苦吗?

嗯,苦!不仅北漂青年,即便是本地土著青年,也说不出一句轻松。房价高昂、房租上涨、路面拥堵、精英聚集竞争激烈、以及为了容纳更多人而不断扩大的城市面积导致通勤时间增加,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。

但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青年人,却始终乐观坚强。于他们而言,北京不仅仅是一座城,更是承载他们梦想的地方。城市虽太大却能包容各式各样寻找机遇的人,貌似薄情然而并不冰冷,辛苦却永远充满向阳而生的喜悦。

朱佳:29岁,“北漂”6年

今年春节回老家,与中学同学聚会,感觉大家都已有了人到中年的样子。男生们大多已经发了福,女生们三五成群地聊着育儿经验。

而我却觉得自己还像个孩子。回到北京,走在去往地铁的路上,站在工作的地方,我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和行色匆匆的路人一起奔跑起来。未必是工作忙碌到需要我奔跑,或许只是为了感受那种追逐梦想的感觉。那种感觉,偶尔会在加班的夜晚,当我站在高高的办公楼上俯视路上依旧熙熙攘攘的人群时,突然有热泪盈眶的冲动。

永远年轻,永远能看到触及梦想的可能,这是我不愿离开北京的理由。

哦对了,我工作在“宇宙中心”五道口,住在地铁两站之隔的西二旗。地铁太挤,路面太堵。每天早晨去上班,我更愿意扫开一辆共享单车,迎着朝阳骑行。读书的时候喜欢去三里屯,毕业这六年却是很少有时间去了。五道口仿佛容纳了我所有的生活需求。你说我生活无趣萎靡?哦不,谁又规定了,一定要常去三里屯玩儿才是开心的日子?

北京太大,大到能容纳几千万人。而我的梦想却很小,一个五道口就可以容下。生活确实不易,却从未艰难到会打倒我。即便我离开北京,去到其他城市或是回到家乡,又是否真的会过上“easy模式”的人生?

大抵心怀梦想的人,永远不会过得真正安逸。

秦昊:37岁,“北漂”12年

2018年对于我来说,意义非凡。这一年的春天,小女儿出生让我圆了儿女双全的梦想。夏天时,家里买了房,海淀区一间重点小学的学区房。高兴,就是这一整年我的心情。

搬入新家的那天,我站在阳台看着窗外的北京。我想,我已真的融入了这个城市,不再是“北漂”,北京就是我的家。

如果算上读大学和研究生的时间,我在北京已经“漂”了十八年。我是农民的儿子,来北京读书前,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我读高中的县城。2000年,第一次踏入这个巨大的城市,我就被这里迷住了。

鳞次栉比的高楼令我着迷,繁华的城市面貌令我着迷,城市中央那些古老的红墙绿瓦令我着迷,在这城市中结识的那些有趣的灵魂令我着迷。一切的一切都在让我坚定着留在这个城市的想法,我要留在这里。

留在这个城市不难,想要活得好却不容易。我曾是码农,刚毕业时挣过2300一个月的工资,也曾为了挣一两千块彻夜不眠接小活儿。我错过了房价大涨前的“买房最好时机”。房租年年在涨,我搬家搬了无数次,从中关村的小隔断到昌平的合租房,我都经历过。可留在北京的心一直坚定。在北京,没人歧视我出身贫寒,不会因为我没有靠山和后台而失业,我付出的努力总能在点滴间让我看到生活的改善。

30岁那年,我结识了现在的妻子。她也是北漂,和我一般努力上进的北漂。我们结婚时买不起房,新房就是租了个一居室,这是来北京多年之后,我们第一次没有与别人合租。33岁那年,赶上了互联网大发展的浪潮,在妻子的鼓励下,我离开了年薪60万的职位开始自己创业。我们一直努力,而付出所得的回报给我们的全是惊喜。35岁,事业小获成功,我和妻子也有了大儿子。如今,我的公司更进一步,还有了小女儿,也终于买了房子。回想之前十几年的奋斗,我觉得一切都值得。

我曾无数次设想过,如果没有留在北京,我现在该拥有怎样的人生?或许我还在老家的县城,赚着三五千的工资,住着不大不小的房子,日子过得平淡如水。早早要了孩子,看着孩子日渐长大,看着自己发福变老。或许很多人觉得这样也不错,可这毕竟不是我想要。

我想要的,大概只在北京。

杨晨:33岁,北京土著青年

我是北京青年,可我没有八套房。三套是北京人低配?不好意思,也没有。

我只有一间小小的一居室,还欠着银行的贷款。这是结婚时我和媳妇儿两家一起凑首付买的婚房。因为市区房价高,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城人和媳妇儿这个土生土长的崇文人——当然,现在崇文区没有了,改叫新东城了,一起搬到了西三旗。

我也没有车。我俩从第一期开始摇号,至今八年,还是没摇上。比起某些自媒体笔下,坐拥多套房产、每天开着车收着房租就能生活得很好的北京人们,我们的真实生活,怕是要把他们所说的“北京人平均水平”瞬间拉到大腿根儿。

然而这就是真实的我们。不仅仅是我,还有我的朋友们。

北京越来越大,但这个城市从未变冷。那些从小玩儿到大的发小儿在最近十年里,从相邻一条胡同两条街,搬到了昌平、大兴、通州、石景山。动辄要坐一个多小时地铁的距离并不能阻挡老朋友们的感情。工作日我们各自忙碌,周末就会约起来,从北京城的四面八方汇合一起聚上一聚。人情味儿,在这个城市里从来都不缺席。

北京城里的精英越来越多,但努力生活的人从不会掉队。生长于此,自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。世代居此,家就在这里,我们离不开、也无路可退。这些年北京变化太大,大到那些曾经熟悉的城市早已模糊了模样。我唯一能做的,就是奋力追赶着城市进步的步伐。

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,本地人或是外地人,在职场上并没有天然的强势或弱势。这里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,职位高低、工资水平,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是愿意奋斗,还是茫然一生。

你问我是不是过得很苦?我想我应该是辛苦的,但绝不艰苦。可人活一世,谁又不苦。

你问我是不是忙碌得找不到生活的美好?那么何为美好?下班回家妻子端上的炸酱面、熬一个夜去看喜欢的电影的首映、秋天的周末去香山看看景儿,甚至单位附近地铁站拥有的那个诗情画意的名字“金台夕照”,都让我感到美好。

如果你让我形容这个城市,我想大概会是这样一句话:它既是市井帝都,也曾在百花深处;既是八臂哪吒城,更是面目全非却又实实在在的,我的故乡。(本文均使用化名 作者:刘畅)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